個稅與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的區別,選擇哪種方式企業稅負更低呢
概述:個人所得稅、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稅收籌劃、稅收洼地政策、稅收獎勵、核定征收。
財稅問題,稅負壓力節稅咨詢。
本信息已過期,發布者可在"已發商機"里點擊"重發"。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一、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 
 1、工資、薪金所得
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4、稿酬所得
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是指個人的存款利息(國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開始取消利息稅)、貨款利息和購買各種債券的利息。 
 7、財產租賃所得
是指個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
8、財產轉讓所得
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自有財產給他人或單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轉讓不動產和動產而取得的所得。 
 9、財產租賃所得 
 10、偶然所得
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11、其它所得:例如-個人從證券公司取得的交易手續費返還收入,應按“其他所得”項目納稅。
 二、現行個人所得稅法,將收入分成九項,共三個大類:
1、綜合所得: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等)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一般按月累進,差法預扣預繳,一個納稅年度結束后,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辦理匯算清繳;
2、經營所得:“經營所得”,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平時預繳(按月或按季),一個納稅年度結束后,于次年3月31日之前匯算清繳;
3、其他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及其他等):一般會按次或者按月確認納稅義務發生,在次年6月30日前進行納稅申報。
綜合所得與經營所得,稅率計算都是超額累進制,且對于減除費用的處理,也具有一定范圍限制。
因此,在收入若是能夠進行合理轉化的情況下,納稅人選擇哪一種大類來實現收入是至關重要的,這對繳納個人所得稅稅負來說,就會有很大差別。如果將收入全部合并在某一大類下計算,可能會推高邊際稅率,承擔極高稅負。
三、下面主要來說說關于“經營所得” 。
中國稅法不斷發展,近年來,國家在增值稅、個人所得稅以及環境保護稅以及稅收實踐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變革。這些變化的愿景是向著實現一個更加科學、高效和透明的稅收體系。
“個人”范疇是大于“自然人”的個人的。到個人所得稅的經營所得,在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中,有“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將這些實體的所得劃入個人所得的范疇是更為恰當的。
1、取得經營所得且無綜合所得的個人,計算其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減除包括: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在辦理匯算清繳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對于取得經營所得的個稅納稅義務人來說,有一個領域要引起重視,即生產經營活動建議應當與個人、家庭活動的財務隔離問題。在實踐中,很多這些實體并沒有對生產經營與個人、家庭財務活動進行嚴格區分。這里大家得注意,這有可能會加重納稅人的稅負,或者可能帶來稅收法律風險。
按個人所得稅法對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活動的規定,應當分別核算生產經營費用與個人、家庭費用。對于生產經營與個人、家庭混用不分的,可允許按40%扣除生產經營有關的費用,而剩余60%就無法扣除了,全數算作收入納稅。這會出現情況:該實體的真實生產經營費用占比大于40%,就因為無法清晰核算,面臨要承擔更高稅負。 
3、經營所得原則上應根據完整、準確的納稅資料進行納稅申報。但對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未提供完整、準確的納稅資料,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納稅人,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或者應納稅額。例如:個人獨資和合伙企業,對 于生產經營所得稅就有查賬征稅和核定征收兩種征稅形式。
4、由此延伸出的一個話題“如何規范并合理降低這些納稅人個稅納稅行為”?由于稅收法律必須嚴謹,稅收實踐相對復雜,更多納稅人沒有系統的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就算突然去學習稅收知識也會產生不少的學習成本并且效果還不好�,F在我國也有很多提供專業稅務咨詢與稅收籌劃服務的專業平臺和機構,不過所要付出成本高低都有,大家多方選擇就是。
5、園區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征收,核定征收適用于上述生產經營所得,無法提供完整的生產經營資料,準確核算利潤與成本,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額的納稅人,就不用再擔心卻成本問題,不用再找成本FA票等去抵扣,安全合規有效的處理企業成本與稅負壓力問題。
專業、高效的財務處理,有助于合理降低稅負、排除稅收法律風險。專注財稅合規,期待向更多納稅人提供相關服務。
更多財稅問題,稅收籌劃,可聯系免費咨詢。請各位朋友主動增強稅收管理意識,重視匯算清繳,運用稅收政策的作用。[本信息來自于今日推薦網]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一、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 
 1、工資、薪金所得
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4、稿酬所得
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是指個人的存款利息(國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開始取消利息稅)、貨款利息和購買各種債券的利息。 
 7、財產租賃所得
是指個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
8、財產轉讓所得
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自有財產給他人或單位而取得的所得,包括轉讓不動產和動產而取得的所得。 
 9、財產租賃所得 
 10、偶然所得
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11、其它所得:例如-個人從證券公司取得的交易手續費返還收入,應按“其他所得”項目納稅。
 二、現行個人所得稅法,將收入分成九項,共三個大類:
1、綜合所得: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等)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一般按月累進,差法預扣預繳,一個納稅年度結束后,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辦理匯算清繳;
2、經營所得:“經營所得”,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平時預繳(按月或按季),一個納稅年度結束后,于次年3月31日之前匯算清繳;
3、其他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及其他等):一般會按次或者按月確認納稅義務發生,在次年6月30日前進行納稅申報。
綜合所得與經營所得,稅率計算都是超額累進制,且對于減除費用的處理,也具有一定范圍限制。
因此,在收入若是能夠進行合理轉化的情況下,納稅人選擇哪一種大類來實現收入是至關重要的,這對繳納個人所得稅稅負來說,就會有很大差別。如果將收入全部合并在某一大類下計算,可能會推高邊際稅率,承擔極高稅負。
三、下面主要來說說關于“經營所得” 。
中國稅法不斷發展,近年來,國家在增值稅、個人所得稅以及環境保護稅以及稅收實踐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變革。這些變化的愿景是向著實現一個更加科學、高效和透明的稅收體系。
“個人”范疇是大于“自然人”的個人的。到個人所得稅的經營所得,在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中,有“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將這些實體的所得劃入個人所得的范疇是更為恰當的。
1、取得經營所得且無綜合所得的個人,計算其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減除包括: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在辦理匯算清繳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對于取得經營所得的個稅納稅義務人來說,有一個領域要引起重視,即生產經營活動建議應當與個人、家庭活動的財務隔離問題。在實踐中,很多這些實體并沒有對生產經營與個人、家庭財務活動進行嚴格區分。這里大家得注意,這有可能會加重納稅人的稅負,或者可能帶來稅收法律風險。
按個人所得稅法對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活動的規定,應當分別核算生產經營費用與個人、家庭費用。對于生產經營與個人、家庭混用不分的,可允許按40%扣除生產經營有關的費用,而剩余60%就無法扣除了,全數算作收入納稅。這會出現情況:該實體的真實生產經營費用占比大于40%,就因為無法清晰核算,面臨要承擔更高稅負。 
3、經營所得原則上應根據完整、準確的納稅資料進行納稅申報。但對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未提供完整、準確的納稅資料,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納稅人,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或者應納稅額。例如:個人獨資和合伙企業,對 于生產經營所得稅就有查賬征稅和核定征收兩種征稅形式。
4、由此延伸出的一個話題“如何規范并合理降低這些納稅人個稅納稅行為”?由于稅收法律必須嚴謹,稅收實踐相對復雜,更多納稅人沒有系統的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就算突然去學習稅收知識也會產生不少的學習成本并且效果還不好�,F在我國也有很多提供專業稅務咨詢與稅收籌劃服務的專業平臺和機構,不過所要付出成本高低都有,大家多方選擇就是。
5、園區個人獨資企業申請核定征收,核定征收適用于上述生產經營所得,無法提供完整的生產經營資料,準確核算利潤與成本,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額的納稅人,就不用再擔心卻成本問題,不用再找成本FA票等去抵扣,安全合規有效的處理企業成本與稅負壓力問題。
專業、高效的財務處理,有助于合理降低稅負、排除稅收法律風險。專注財稅合規,期待向更多納稅人提供相關服務。
更多財稅問題,稅收籌劃,可聯系免費咨詢。請各位朋友主動增強稅收管理意識,重視匯算清繳,運用稅收政策的作用。[本信息來自于今日推薦網]

- h13368291996發布的信息
- 稅務籌劃洼地,山東、重慶稅收優惠政策,缺乏成本不用愁
- 聯系(微/電):13368291996 稅收籌劃、節稅咨詢、稅收優惠、園區招商 全國一站式財稅服務 合法合規、專注穩定 一對一定制服務...
- 2020個人獨資企業享受核定征收,個人獨資如何正確報稅,你必
- 稅收籌劃,稅收優惠,稅收獎勵,財稅咨詢,稅務實務,園區招商,核定征收,全國一站式財稅服務,合法合規,專注穩定,一對一定制服務...
- 四川的這些企業可享受山東省收優惠啦
- 稅收優惠政策,增值稅獎勵,所得稅獎勵,個人獨資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所得稅、個稅、核定征收...